关于长寿,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关注度:0
    发布日期:2018-08-26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专家丁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首先,与人发生冲突会导致精神紧张、抑郁,不仅可致心理障碍,而且可刺激下丘脑,使内分泌功能紊乱,进一步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
    在一般人的了解中,长寿必须是和锻炼、戒烟戒酒有关,但实际上,美国心理学家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发现,决定寿命长短最最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人际关系!
    此外,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有着两把十分重要的长寿金钥匙!中老年朋友们都来了解了解吧!

    决定人类寿命的因素:
    人际关系排在第一位!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并发表新书《长寿工程》。该书列出了“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

    然而让人们吃惊的是,书中列出的决定人类寿命6大因素中,“人际关系”竟然排在第一名!
    1、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乎想象。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
    研究还发现,常与朋友小聚适度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长寿。
    人际关系紧张会引发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许多心身疾病,如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偏头痛、月经失调和癌症,都与长期不良情绪和心理遭受强烈的刺激有关。
    其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快乐和忧愁,快乐与朋友分享会更快乐,忧愁向朋友倾诉就会减轻,倾诉的过程就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的过程。如果缺乏必要的交往会导致心理负荷过重。
    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就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心理学家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融洽。
    2、性格特征
    研究发现,在性格方面,百岁老人至少有三大共同点:
    其一,生活态度积极。
    其二,责任心强。
    其三,积极看待衰老。
    3、职业生涯
    据研究,人们临死前最后悔的事就是过劳工作,既迫害健康又得到应有的回报。

    4、生活细节。
    保证足够睡眠和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与人为善,多点宽容,保持年轻的心态。
    5、戒除不良习惯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延年益寿,应该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6、与健康者为伍
    朋友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习惯。要想健康,就应该经常和生活方式健康的人交往。
    综上所述,对于人生的幸福来说,健康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的重要。交往和人际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无法被金钱、成功、名誉和地位所取代。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的金钱收入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对生活感到幸福的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而是稳定在原来的水平。这说明金钱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幸福。

    诺贝尔奖得者的长寿金钥匙:
    乐观、生活有目标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还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
    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赖克本、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
    1、长寿的金钥匙:乐观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我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认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
    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强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是要乐观。研究者希拉里·廷德尔博士指出:“乐观是重要的保护伞,这种人有强大的社会网络并能很好地处理压力。”

    2、“压力激素”会伤身体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人类65%至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
    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3、长寿的第二把钥匙:生活有目标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是要生活有目标。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一项研究发现,生活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无论是远大目标,还是旅游或读书等近期目标,只要生活拥有目标,生存优势就更大。

    4、“目标”能激发活力
    英国科学家在40至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医学上也早有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
    如果有目标,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会勤于用脑。
    科学家发现,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目标不一定要大,学习唱歌、组织旅游等都可以是目标。